1901-2017年中國1公里月氣候數據發布
長時間序列高空間分辨率的氣候數據是氣候變化相關研究的基礎。中國覆蓋面積廣,但氣象站點稀疏,尤其是在高海拔的山區,比如青藏高原等地區,這限制了該區氣候變化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因此,研制長時間序列高空間分辨率的氣候數據集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務六“人類活動與生存環境安全”專題三“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環境效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彭守璋等研究人員,利用空間降尺度方案對長時間序列低空間分辨率(約55km)的氣候數據集(CRU v4.02)進行降尺度處理,生成了1901-2017年中國1km分辨率月氣候數據集(包括月最低溫、最高溫、均溫及降水量),并結合496個氣象站點的數據對降尺度結果進行評價,證明方法可靠,研制的數據精度較高,其中月溫度偏差為0.82~1.28°C,月降水偏差為13.3 mm,相比原始CRU數據,月溫度和降水數據偏差分別減少了35.4~48.7%和25.7%,且在高海拔地區的改進更為明顯。
相關成果于2019年12月13日發表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IF 2019=10.951)上。截止目前,該數據集已被國內外同行下載70959次。該數據集將每年更新一次,全球科研人員可通過黃土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和歐洲科塔數據中心進行下載。
該數據集是我國目前時間序列最長、空間分辨率最高、覆蓋面積最廣的月氣候數據集,為第二次青藏科考相關研究任務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也為中國地區氣候變化相關研究提供數據支撐。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2019QZKK0603)是本研究的第一資助。

氣候數據空間降尺度過程——以2017年7月均溫為例

1901-2017年中國地區溫度與降水變化趨勢-基于1km降尺度數據(紫色區域表示在95%置信水平下顯著變化)
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5194/essd-11-1931-2019
數據下載鏈接
黃土高原科學數據中心:
http://loess.geodata.cn (降水與溫度)
歐洲科塔數據中心:
https://doi.org/10.5281/zenodo.3114194 (降水)
https://doi.org/10.5281/zenodo.3185722 (溫度)
數據使用引文
Peng Shouzhang, Ding Yongxia, Liu Wenzhao, Li Zhi. 1 km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set for China from 1901 to 2017.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19, 11(4), 1931–1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