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西藏東南部生物多樣性科考”---鳥獸考察分隊出發(fā)篇
青藏高原作為地球上最獨特的地質(zhì)、地理和生態(tài)單元,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和戰(zhàn)略資源儲備基地。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在西藏拉薩市正式啟動,主要聚焦于青藏高原的水、生態(tài)、人類活動,著力解決青藏高原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災害風險、綠色發(fā)展途徑等方面的問題,揭示青藏高原環(huán)境變化機理,優(yōu)化生態(tài)安全屏障體系。
5月4日,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組和獸類組組成的調(diào)查隊一行7人2張車,由昆明出發(fā)開始踏上這次考察的行程。第一天到達香格里拉,與獸類組的另一個考察隊會合,他們4人已經(jīng)在香格里拉碧塔海地區(qū)工作了將近一個月的野外工作。第二天,11人3張車沿滇藏公路從香格里拉走德欽縣到西藏林芝市,于5月7日中午到達林芝市,下午與林芝市林業(yè)和草原局取得聯(lián)系便于后面工作的開展。
從昆明到林芝市,一路翻山越嶺,路經(jīng)4條江,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帕隆藏布(雅魯藏布江支流),翻越4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全程1800余公里,其中昆明至麗江全程高速公路,全長470公里,麗江到西藏邦達為214國道,全長790余公里,邦達到林芝市為318國道,全長540余公里。
滇藏公路很多地段都是通過崇山峻嶺、深川峽谷中,沿途可以可欣賞到巍峨的雪山和神秘的峽谷風景。

1.梅里雪山 (巖道攝)

2.雪山地貌 (吳飛攝)

3.然烏湖 (吳飛攝)

4.山路十八彎(巖道攝)
進入西藏的路段,如果路上你注意觀察路邊,也會偶爾遇到一些可愛的野生動物。

5.巖羊Pseudois nayaur (吳飛攝)

6.巖羊幼崽在睡覺,其發(fā)型有些酷 (吳飛攝)
7.巖羊在石頭上 (吳飛攝)

8.獼猴Macaca mulatta ,中間兩只肚子下面掛著幼崽 (吳飛攝)

9.紅嘴山鴉Pyrrhocorax pyrrhocorax (吳飛攝)

10.棕背黑頭鶇(dōng)Turdus kessleri (吳飛攝)

11.汽車穿過峽谷(吳飛攝)

12.路上遇到堵車(吳飛攝)
5月8日又從林芝前往本次考察的第一站墨脫縣,全程340余公里,從早上6:30出發(fā),到下午18:00到達林芝市林業(yè)和草原局,耗時10多個小時。因為波密到墨脫縣在修路,一路堵車,10點半到達嘎隆拉隧道,被堵在隧道內(nèi)3個多小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隧道內(nèi)堵了3個多小時是什么樣的感覺?隧道外面還下起大雪。

13.嘎隆拉隧道口堵車 (巖道攝)


14.嘎隆拉山下大雪(巖道攝)
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從嘎隆拉山下墨脫縣,一天會感受到如四季的變化。路過嘎隆拉山隧道口海拔3700多米時還在下大雪,下到海拔3000米左右就變成下雨;再往下走到80k檢查站的時候,海拔2100多米的地方又是藍天白云,氣溫暖和了很多;下到雅魯藏布江江邊海拔700多米的時候就感覺到了熱帶地區(qū),可以脫下所有的外衣。

15.路過52k檢查站的時候還在下雪 (巖道攝)

16.路過80k檢查站的時藍天白云 (巖道攝)

17.雅魯藏布江江邊熱帶雨林 (巖道攝)
創(chuàng)作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