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西華師范大學分隊科考日志(二)
西華師范大學黎大勇團隊負責的科考分隊歷經三天的考察之后,2020年5月13日一大早,一行4人(黎大勇教授、楊俊寶博士、夏萬才博士、黃凱碩士)從波密出發繼續科考之旅。在林芝停頓一晚之后,第二天到達山南市和“隱藏的第五人”彭東碩士匯合。

一路上風景變幻莫測,猶如置身夢中。

1.睜不開眼

2.花田遠山(黃凱攝)
以及路上一些新結識的小伙伴:

3.白鹡鸰(jī líng)(黃凱攝)

4.北紅尾鴝(qú)(黃凱攝)

5.灰背伯勞(夏萬才攝)

6.神秘猛禽(黃凱攝)

7.拉薩巖蜥1(夏萬才攝)

8.拉薩巖蜥2(黃凱攝)
當一群獼猴突然闖進視野的時候,山南雅魯藏布江峽谷就到了。

9.吃奶的小獼猴(夏萬才攝)
雅魯藏布江峽谷動物多樣性豐富,我們將借助紅外相機對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情況進行調查監測。彭東碩士先前已經在此地布設一部分相機,效果還不錯:

10.鬣(liè)羚(紅外相機攝)

11.白唇鹿1(紅外相機攝)

12.白唇鹿2(紅外相機攝)

13.獼猴(紅外相機攝)

14.黑熊(紅外相機攝)

15.棕胸巖鷚(liù)(紅外相機拍攝)
我們此次任務之一就是在這片區域進一步調查物種多樣性狀況并安放紅外相機進行監測。

16.黎大勇教授再檢查紅外相機設置
第一天順著一條陡峭的山溝往上爬,在溝谷以及兩側山林獸徑安裝20臺相機。下午兩三點時,身上攜帶的水早已喝完,干燥的天氣,加上陡峭的山體上滑步帶起的灰塵,大家滿腦子都是下山之后的冰鎮飲料。

17.娛樂項目之一:滑坡(踩著松土一路下滑)
第二天稍好一些,進的溝有水流。一路上頻繁出現的白頂溪鴝(qú)昭示出這里優良的水質,再加上周圍豐富的植被,讓人不禁懷疑所在之處是否還是那個廣袤荒涼的青藏高原。

18.溝谷風情(黃凱攝)

19.江山如畫(黃凱攝)

20.白頂溪鴝(qú)(黃凱攝)

21.紅尾水鴝(黃凱攝)

22.暗綠柳鶯(黃凱攝)
不過美景雖好,但大家卻沒有多少心思欣賞,因為:

23.黑熊干的好事

24.又是黑熊干的好事
到處都是黑熊的痕跡!而且還是很野蠻狠野蠻的那種!山下藏民被黑熊傷到的事件屢見不鮮,所以我們幾個前進時,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中午吃口干糧都要每個人盯一個方向,全方位無死角監控,所幸最終平安歸來。
      不過有付出就有收獲,這次進山除了到處都是黑熊的撒野現場,還有一些好東西:

25.白唇鹿角(彭東攝)

26.某種麝的糞便(多個位點都有發現)
還有其他幾種動物的粑粑就不放照片了,以免影響食欲。當然,很多重要位置這次都增設了紅外相機,期待下次數據收回之后會帶來什么驚喜!
    最后附幾張“游山玩水”照:


27.縱享絲滑

28.一天之內這條河用不同的方式過了八次

以及一些附近拍攝到的物種照片:

29.黃嘴山鴉(彭東攝)

30.紅嘴山鴉(彭東攝)

31.普通朱雀(彭東攝)

32.白喉紅尾鴝(qú)(彭東攝)

33.褐巖鷚(liù)(彭東攝)

34.巖燕(黃凱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