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西藏東南部生物多樣性科考”---察隅縣鳥類考察
如果說前面的行程和調查都比較順利,可以欣賞到各種秀麗的風景,邂逅各種野生動物,那后面的則是真正的出野外的經歷了,可以說是驚險又刺激。
5月19日,我們開始進入察隅縣地區的鳥類考察工作。第1天(19日)早上5點半天還未亮,我們從然烏鎮前往察隅縣海拔4000 米以上的地區調查,到達工作區域后天剛剛亮,還下著毛毛細雨,而且外面的氣溫很低,可能在5-6度左右,調查隊員只能打著雨傘調查。

1.海拔4000 米以上的景觀(巖道攝)
時間到了第6天,即24日,我們在海拔3000-3 400 米的地區調查。白天雨總算停了,只是偶爾會飄幾滴毛毛細雨。
早上6:50左右,天剛剛亮(當天日出時間為6:35),河對岸的小村莊開始炊煙裊裊升起,村民們開始起來生火,我們已經在山上做調查了。

2.炊煙裊裊升起(巖道攝)

3.峽谷景觀(巖道攝)
到晚上7、8點鐘又開始下起雨來。連續下了幾天雨后路上開始有些塌方和落石。


4. 路上的落石(巖道攝)
25日早上,我們5點半就從古玉鄉出發,前往調查的區域,下了一整夜的雨路上到處都是落石,讓開車的人防不勝防。我們坐在車上,睡意還沒完全清醒過來,突然車輪擦到了石頭,聽到“砰”的一聲,整個車子也顛了一下,感覺有一個車胎已經完全沒氣了,只聽見“咯嘚咯嘚”只有輪圈滾動的響聲,司機趕緊把車停到路邊,然后下車檢查。果然左前胎破了,車胎擦到路上的落石,把車胎的外側劃破了3-4cm的口子。
我們趕緊把警示牌拉起,然后把備胎換上。因為還在下著雨,只能一個人換一個人幫著打雨傘,10多分鐘后,司機就把備胎換好了。大家都以為大功告成了,趕緊上車準備繼續前行,司機發動車子才啟動,感覺還是不對勁,有一個胎還是沒氣啊,趕緊停車下來檢查,果然右后胎也爆了,我們換胎的時候沒發現,是因為被一個手指那么粗的小石子把車胎戳通,而且石子還卡在里面,氣沒完全漏完。這下完了,備胎也沒了,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好在出事的地方還有手機信號,不然還真只能干瞪眼啊!
司機把車慢慢往前滑了100多米,滑到安全的路邊停放。大家趕緊想辦法找救援電話,吳師兄頭一天在路上看到路邊有道路救援電話,順手拍了照,他翻開照片里的電話,撥打上面的電話詢問了對方,對方實在是有些心黑啊,一口氣說要2700元,我們離縣城大概也就50公里不到,司機大概估算了一下,就算他帶個新的輪胎過來,加上他的來回路費也用不了那么高,所以我們決定再找其它的辦法,實在找不到再說吧。
我在高德地圖上搜了附近的汽車修理廠,好在上面有些修理廠留有聯系號碼,我們找了一家修理廠,撥打其留有的電話號碼,告訴其我們的情況,對方說800元,聽起來也比較合理,這位師傅也比較好,才早上7點半左右,還沒到上班時間,我們讓他過來他就立馬答應,說馬上過來。他讓我們加其微信,把位置發給他,我們把位置發給他后,過了1個小時左右他果然到了。他簡單把胎修補了一下,最后只收了300元。然后讓我們到縣城后再好好修補或是換新胎什么的。


5. 大清早的下著雨車胎就破了(巖道攝)


6. 司機雨中換胎(巖道攝)

7. 好不容易換好前胎發現后面的胎也破了(巖道攝)
27日是本次野外考察工作的最后一天,由于連續幾天下雨,高海拔地區也在下雪,察隅縣到然烏鎮公路埡口附近發生雪崩,道路阻斷,因此,打算早上調查結束后,就往丙察察公路(云南怒江州丙中洛—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察隅縣)回云南。
上午10點左右我們開始往回走,天還在下著小雨,路上到處都是塌方、落石及倒木,山頂上也在下雪。還好前面有車走過,一些落石和倒木都被清理過,雪山口附近雪很厚,但有車走過,我們可以沿前面走過的車胤走。

8. 山上雪很厚(巖道攝)

9. 路上落石(巖道攝)

10. 路上遇到爆胎的車(巖道攝)

11. 科考隊員合影1 (高建云攝)

12. 科考隊員合影2 (吳飛攝)
翻越三個雪山口后就一直下坡,快下到怒江口的目巴村時,路上有一個大塌方,我們開始以為已經走不通了,但我們下車檢查發現前面還是有車胤路過,而且前面路過的人稍微墊了一下,所以我們決定壓著落石繼續往前行。

13. 喝口水壓壓驚(巖道攝)


14. 從落石上走過(巖道攝)
過了那堆落石后,下來200多米左右就到達了怒江邊,司機發現車子顯示快速漏氣,下車檢查發現,右后胎又被石頭戳破了一個洞,正在快速漏氣。明明看到有車胤過的,到我們就中招了,3天內已經是第3個胎被落石弄破,而這是前天剛換的新胎啊!

15. 車胎又破了(巖道攝)
我們把車胎換好后,繼續往前走7-8公里左右,離察瓦龍鄉大約只有30公里不到的地方,發現對面來了一輛路虎車,從落石堆里猛沖過來,只見車胎擦到那些亂石堆上直冒煙,看著就像是電影大片里的畫面一樣,驚險又刺激。大家議論著“果然是好車啊,要是我們的車嘛早就廢了”。不過一般的好車也經不起那樣折騰,它沖過那堆落石后,后面發現,其一個前胎側面也被擦破了2-3個口子,只是他用的是防爆胎,破了還可以跑一段路程。
我們一路過來都沒見到來車,見到對面來車,我們都比較欣慰,想著路應該是通的。但沒想到的是他們在前面一兩百米的地方遇到大塌方,把路堵死了,他們才調頭回來,他們見到我們時也跟我們擺了擺手勢,向我們示意前面的路不通,但我們開始沒搞懂,以為他們在跟我們打招呼什么的。
那輛車過后,我們下車把剛剛其沖過來地方的幾塊大石頭搬開,然后往前走了100米左右,才發現路上堆著大石頭,已經完全被堵死,而且上面還在不停的落石頭,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原來那輛路虎車也是路不通才調頭回來的。我們也趕緊調頭找個安全一點的地方停車,我們調頭往后走了200米左右,剛好是去紗布村的三岔路口,相對較安全,剛剛調頭回來的那輛車也停在那里。
他們見到我們回來時,他們就說他們已經跟我們打手勢了,意思是說不用走了,前面不通。他們跟我們做手勢時,我們沒看懂。他們后來告訴我們,他們開始也在那里等了很長時間,本來打算停在那里休息,后來發現那里一直在不停的落石頭,他們也是被落石給嚇到了,才調頭猛沖回來,找個更安全的地方。
當時時間已經是下午17點左右,我們商量著晚上只能在車上睡了,但該地方還是有些危險,岔口路牌上標著到紗布村3.5公路,因此,我們打算去紗布村找老鄉家住,就算沒有住的地方,我們車停在村邊或操場上,也比在路上安全。往回走是不可能的,往回走要7、8公路才有村子,而且那一段路上落石又多,好不容易過來,我們已經沒有備胎了,返回去萬一車胎破了,那就更危險。所以我們決定不再冒險往回,要往紗布村走,結果才走出去200多米路上也有塌方堵住了,真是進退兩難啊!還是回到岔路口相對安全些,還好我們車上備有干糧和水。

16. 一輛路虎車從幾個大石頭上猛沖(巖道攝)


17. 落石把路堵了(巖道攝,28日中午拍)
我們前方2公里左右的地方還有一處更大的塌方,那里也堵著3輛車,看來這一處是在那3輛車過后才塌下來的。

18. 前方的塌方處(巖道攝,28日中午拍)

19. 前方被困的3輛車(巖道攝,28日中午拍)
當時更可怕的是,區域內移動信號已經完全中斷,開始時電信還有信號,天黑之前開路虎的兩位游客打了救援電話,告訴有5輛車被困。他們打完救援電話后,電信的信號也中斷了,我們完全與世隔絕。他們打救援電話時說是第二天只要不下雨路政的就會來搶修,他們也查了一下天氣預報,天氣預報顯示第二天及后兩天都沒有雨,所以我們也相信只要不下雨肯定會有人來搶修。
晚上我們只能吃干糧,睡在車上。當天晚上上半夜雨一直在下,到處都聽到落石的聲音,有些落石砸到路邊的防護欄上,發出“叮叮咚咚”的巨響,聽著心里都有些發毛。還好我們在的地方相對較安全,沒有大的落石。

20. 晚上住在車上吃干糧 (巖道攝)
28日,天氣預報很準,果然不下雨了。想著不下雨了,路政的很快應該推過來的,但是我們等了一天,一直到下午16點多都沒見有修路的人過來,大家都有些失望了,想著都這個時間了應該不會有人來修了,因此我們準備返回到目巴村,目巴村在網上的旅游攻略上有吃住的地方,可是我們才往回走兩三百米不到,又是塌方落石把路堵了,也回不去,只好回到原地。我們正在討論要不要徒步到紗布村時,發現前方1公里左右的拐彎處來了3張摩托車,我們準備等他們過來,問問他們后面有沒有在修路,然后好做打算,過了1分鐘左右,后面又出現一輛黃色的皮卡車,大家都激動大喊“有車來了”,我們又用望眼鏡仔細看了一下,是路政的車,有人來修路了,過了一會,后面又出現了一輛推土機,后面還跟著兩輛警車,這時大家都激動的叫了起來。還好我們沒去村子,要不然又錯過了。
推土機很快就把前面的落石推開了,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我們的興奮沒能持續多久又傳來了不好消息。事情是這樣的,推土機把落石推開后,我們一路興奮的往察瓦龍鄉行駛,到達察瓦龍鄉時有一輛交警車停在路邊把我們攔下了,問我們去哪里,我們答曰“先到察瓦龍鄉找住的,明天回云南”。交警立馬說“到察瓦龍可以,到云南路不通,察瓦龍到云南貢山縣的路段路基多處塌方,10天半個月通不了”。眼看只有幾十公里就到云南了,這下可好路又通不了。我們詢問了交警,有沒有其它的路回云南,交警告訴我們只有原路返回,察瓦龍到察隅縣的路是保通的,有另外一條從察瓦龍可以到左貢縣,路線是可以省一天的時間,但路不保通。所以我們只能原路返回到察隅縣走318國道和214國道回云南。不過往回走我們也要等一天,等修路的把幾個塌方的地方推開后我們才敢走。

21. 推土機把落石推開(巖道攝)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