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日志—第三篇
昨日跨過浩浩天山,今天考察隊面朝巍巍昆侖繼續行進。沿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際公路—中巴公路,向今天的目的地塔什庫爾干縣行駛。沿途奇特的地形地貌讓人嘆為觀止。

通過蓋孜邊境檢查站、穿越公格爾隧道,慕士塔格峰(Muztagh Ata)映入眼簾,它被稱為“冰山之父”,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7509米。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三山聳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麗的帕米爾高原上,成為帕米爾高原的標志和代表。

新疆境內有兩個白沙湖,其中之一就位于喀什的帕米爾高原。白沙湖兩側遙遙矗立著公格爾九別峰。這樣的美景,讓沉睡了萬年的雪山和湖水顯得更加素潔與寂靜。據說《西游記》中所描寫的流沙河就是這里。

與白沙湖相距十多公里的喀拉庫勒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柯爾克孜語中喀拉庫勒意為“黑湖”。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嶺懷抱,特別是兩大著名山峰—慕士塔格和公格爾,為這個湖泊增添了神奇而美麗的色彩。當地人都說海拔3600米的喀拉庫勒湖是兩大高峰梳妝的鏡子,湖邊的駱駝、駿馬、氈房,清晰地倒映在湖水之中,訴說著帕米爾高原上的故事。


在慕士塔格峰腳下,我們開始享受午餐時間,期間時而飄起的雪花使我們的午餐更有韻味。山前雪下,強風就馕吃得我們眼淚汪汪。楊老師看到此景不禁說道: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對馕愛得深沉!

下午三點,我們到達“中巴經濟走廊第一城”—塔什庫爾干縣,海拔三千多米。這里是帕米爾高原上塔吉克人的一方凈土,它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在帕米爾高原的東南部,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是新疆東聯西出、西進東銷的主要國際通道。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


本次考察工作的向導米路買買提?努爾俊邀請我們一行人到他們家做客,并準備了豐盛的晚餐。除了新疆人普遍都愛吃的馕和奶茶,還有油炸餅和青稞面餅等塔吉克族特有的美食,當然羊肉也是重頭戲。熱情好客的向導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了塔吉克族的飲食文化和民族風情。晚餐過后考察隊成員和向導就接下來的工作計劃和路線做了詳細的討論和安排。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