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侖山到唐古拉,我們一路前行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江河源植物多樣性科考分隊科考日志(1)
經過一周緊張忙碌的準備工作,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江河源植物多樣性科考分隊已經整裝待發??瓶挤株犛芍锌圃何鞅备咴镅芯克毖芯繂T張發起、遲曉峰和研究生夏銘澤、余靜雅、徐浩、李強等人組成。

科考分隊將前往亞洲水塔區開展植物多樣性考察,鑒于本年度考察區域,如可可西里世界遺產保護地,羌塘國家自然保護區等地多為無人區,交通不便,食宿條件艱苦,科考隊準備了豐富的食物儲備,巧克力、士力架等能量補充品自不可缺,各種下飯菜也是科考隊員在野外就餐時的最愛,當然我們也準備了自熱米飯這一終極秘密武器,以備不時之需。

2020年7月13日清晨,科考隊集結完畢,在與二次科考隊旗合影留念后,啟程出發,沿109國道一路西行,在青藏高原的美景相伴下,科考隊本年度的考察工作正式開始。在格爾木周邊區域經過兩天的適應性考察工作后,科考隊本年度第一次穿過昆侖山山口,向可可西里方向前進。面對平均海拔
超過4000米,工作區域多在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環境,隊員們斗志昂揚,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團結奮進、勇攀高峰的“青藏精神”,科考隊旗是我們最好的見證。

地點:格爾木溫泉水庫附近 海拔:4103米

地點:昆侖山山口海拔:4767米

地點:青海曲麻萊加龍山埡口海拔:4556米

地點:青海治多縣口前涌鄉 海拔:4641米

地點:唐古拉山山口附近海拔:5231米
以下是科考隊員工野外工作篇。高原氣候變化莫測,時而雨雪交加,時而烈日當空,中間還夾雜一陣黃豆大的冰雹,隊員們已經練就了一身全天候作業的本領。






賓館房間、走廊,都是我們處理標本的工作所在,挑燈夜戰早已是家常便飯。



科考途中的困難很多,但最大的攔路虎莫過于大堵車,幾乎每天都能遇到或大或小的堵車,目前遇到最長一次的堵車時間接近三個小時。當然堵車時,隊員們也不忘就近開展一次小范圍的植物調查。



每天的行程都在數百公里,在野外就地解決午餐無疑是最為合理,提前準備的”涪陵榨菜”、老干媽等派上了大用場,配上科考分隊”總后勤官”夏銘澤同學從每個縣城”精心”選購的大白餅(有時也是花卷或饅頭),隊員們每次都吃的是不亦樂乎。


生態保護的效果越來越顯著,我們一路走來,藏羚羊,藏狐,藏野驢,黑頸鶴等野生動物屢見不鮮。


截止發稿,科考分隊已完成19個網格的植物多樣性調查,采集植物標本536號2000余份。明日,我們將繼續在江河源地區開展更加深入的植物多樣性科考,讓我們期待下一篇關于羌塘高原的科考日志。


作者: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江河源植物多樣性科考分隊
編輯:李路
審核:鄧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