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初步建立樟藏布冰湖潰決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在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區冰川普遍退縮,伴隨產生的冰湖潰決洪水(GLOF)沖毀公路、橋梁和村莊,對下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冰湖潰決引發的災害不但影響我國,還會對周邊國家造成嚴重影響。樟藏布源頭的冰湖潰決曾對中國和尼泊爾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損失,其未來變化倍受兩國共同關注。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于前期重點考察了樟藏布源頭的次仁瑪錯和貢巴通沙錯兩個冰湖。據野外考察分析研究,阿瑪次仁冰川極其不穩定,在氣候變暖背景下,該冰川極易發生崩塌,從而誘發次仁瑪錯冰湖再次潰決。根據野外考察結果,科考隊形成了《樟藏布冰湖潰決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提交西藏自治區。
鑒于樟藏布源頭次仁瑪錯冰湖潰決的高風險性,2020年9月29日-11月25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組織聶拉木冰湖科考分隊開展了次仁瑪錯冰湖潰決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工作。監測預警體系包括冰湖水位的實時監測、終磧壟的位移、阿瑪次仁冰川和次仁瑪錯湖面的定時拍照、下游河道徑流觀測等,實時監測的數據通過衛星傳輸到科考辦進行分析研判。
野外考察期間,科考隊利用無人船開展次仁瑪錯冰湖湖底地形觀測,獲取了冰湖水儲量。在冰湖側磧壟上架設了6米監測鐵塔,在鐵塔上安裝360度可旋轉高清球基攝像頭,實時監測冰川、冰湖以及冰湖末端動態,并安裝自動氣象站,監測核心區的氣象要素的變化。在次仁瑪錯冰湖安裝了雷達式水位計,實時監測冰湖湖泊水位變化;在冰湖出水口、樟藏布流域出水口707大橋處和波曲河安裝了雷達式水位計,實時監測冰湖出水口、下游流域出水口和波曲河的水位變化。在冰湖末端冰磧壟上安裝2套GNSS位移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冰湖末端冰磧壟位移的變化。后續將通過北斗衛星和高通量海事衛星傳輸設備,實現影像遠程控制和數據傳輸。

監測鐵塔

衛星傳輸設備安裝

無人船湖泊水深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