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進行時:“尋找消失的大洋”藏北聯合科考圓滿完成
近日,“高原生長與演化”任務“特提斯域大陸增生與第三極形成”專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翟慶國研究員承擔的子專題組織研究團隊開展了藏北“尋找消失的大洋”聯合科學考察,重點對藏北高原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一線出露的典型洋殼巖石開展了詳細的野外地質考察。考察隊成員主要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吉林大學和北京大學。

班公湖-怒江縫合帶所記錄的中特提斯洋形成演化過程是當前特提斯研究的熱點和前沿,然而對于該洋盆的構造屬性,長期以來爭論很大。針對這一關鍵科學問題,科考隊系統考察了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中段藏北湖區和西段改則縣地區的典型蛇綠巖和洋島巖石組合,追索了青藏高原北部消失的特提斯大洋遺跡。考察期間,隊員們克服了高寒缺氧、狂風暴雪等重重困難,在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的藏北無人區艱苦奮戰,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聯合科考任務。
(供稿人:唐躍,視頻制作:陶麗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