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野生動物多樣性考察日志 —水暖??爭相渡,溪淺彩鷸娉婷立
明朝大家董其昌有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之大,疆域遼闊萬萬千千,有北國風(fēng)光萬里冰封,有江南水鄉(xiāng)蔥郁宛轉(zhuǎn)。然,若論蒼茫遼闊之壯麗風(fēng)光,當(dāng)祁連莫屬。“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祁連一脈地跨青海甘肅兩省,西接阿爾金,南鄰柴達(dá)木,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縱朝代更迭,歷史波云詭譎,狼煙與烽火卻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綿延兩千余年。華夏新章開啟,河西走廊亦迎來嶄新時代,萬物生長,生機勃然,令人神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1年7月11日,第二次青藏科考—祁連山夏季野生動物調(diào)查如約而至,一行一十八人,成四小隊,懷著對祁連的一片赤誠向往,踏上了針對祁連地區(qū)的鳥類、哺乳類、兩棲類和爬行類等陸生動物的多樣性調(diào)查的征程。
起·雪壯巒峰川遼闊,霧起天穹云氤氳
初識祁連,便上了一課,剛進民樂,天氣驟變,氣溫陡轉(zhuǎn)直下,一小時前,還是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倏而鳳卷云涌,千里陰沉。我們在海拔三千多的盤山公路上蜿蜒前行,前方層巒疊嶂,峰頭積雪輕覆,猶如天女慵懶,隨手脫下落落薄紗,遺落人間,附山巒之上,添一色人間秀美,云霧自山腰而起,水汽氤氳直上,虛無縹緲,裹一層神秘氣息,觀之目眩,真真是人間仙境兩難分!

云霧繚繞的祁連山脈
承·鸮立焦石藏影蹤,鵟擊長空翔萬里
正午時分,車行戈壁,一眼望去,一片荒涼,四野皆是沙礫縱橫,生機寥寥,甚至一絲綠色也看不到。師兄李斌眼力極其敏銳,發(fā)現(xiàn)殘巖斷壁之中,一只縱紋腹小鸮赫然屹立一碎石堆上,它用犀利的眼神緊緊盯著我們這些誤入它領(lǐng)地的“入侵者”們,警惕十足。它棕黃的羽色,與焦黃的殘巖斷壁融為一體,似渾然天成,那是大自然對它的厚愛,給予它一身隱蔽性極強的外衣,讓它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之中,多一份生的希望。

赫然屹立的縱紋腹小鸮 展翅翱翔的大鵟
沿途,偶見幾只飛鳥,多為麻雀、漠?、沙?之流,頗感無趣,原以為日漸黃昏,無驚喜再現(xiàn),然天空飛過一矯健大鳥,一大鵟身披落日余暉,盤旋于我們頭頂之上,幾度俯沖,秀盡翔技,想來,鵬程展翅,大抵亦不過如此。
轉(zhuǎn)·水暖??爭相渡,溪淺彩鷸娉婷立
前幾日,多盤桓于寂寥荒蕪的戈壁灘上,鳥獸稀少,人跡罕至,所到之處,多為無人區(qū),道路顛簸,科考艱難,雖驚嘆于大地的鬼斧神工,但物種寥寥,爬行類唯見幾只砂蜥,哺乳類動物多是駱駝,家驢之類,調(diào)查工作進展緩慢,頗受打擊。然,后幾日,途經(jīng)瓜州、敦煌、肅北一帶,生境變化多樣,景觀豐富多彩,草原、農(nóng)田、水庫、濕地、沼澤數(shù)不勝數(shù),美不勝收。物種多樣,令人眼花繚亂。

歡樂浮游的小?? 悠然自得的長腳鷸
正值八月酷暑,但由于海拔因素,氣溫倒也是十分舒爽,比起瑟瑟寒冬,濕地水草豐茂,湖水澄澈,一群快樂的小??爭相競游,歡樂無比,微風(fēng)吹皺,留下波瀾漪漪,水面蕩漾,當(dāng)真是像極了南宋詞人李清照筆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場景。一只悠閑的長腳鷸立在水中,毫不畏懼我們的長焦鏡頭,留下裊娜的背影,任君欣賞。好一派生機盎然之象!
合·圓滿歸途遇萌鼠,心向科研志愈堅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歷時一十二天的科考之旅終于接近尾聲。懷揣種種滿足與不舍,踏上了歸途。此一行,我們穿越戈壁,行走鹽堿,駐足濕地,留戀草原。有風(fēng)餐露宿,黃沙漫天,也有彼此依偎,相互溫暖。這算得上是我人生第一次長途科考,一路向前,一路學(xué)習(xí)。從開始的一片茫然,屢屢碰壁,到后面對各種科考儀器使用的得心應(yīng)手,對各種路線比選的多方位思考。我的成長,無一不飽含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對我的耐心講解,細(xì)心關(guān)照。

高原小萌神——達(dá)烏爾黃鼠
值得一提的是回程途中,中途休息之時,偶遇了一只達(dá)烏爾黃鼠,他呆萌地站在不遠(yuǎn)處的土地上,像是這片高原的主人一般,看客人即將離開,戀戀不舍地目送我們遠(yuǎn)去。離開甘肅,進入青海的一剎,我不舍地轉(zhuǎn)頭,向那片高山大川揮手告別。
我明白,這并不僅僅是一次科考,更是科研在我心頭播下的一片火種,讓我對自然科學(xué)心向往之,情深迷之。祁連之行為我打開了科研殿堂的大門,讓我領(lǐng)略到科研的無窮魅力,亦堅定了我對科研追求的意志。路已找到,門已打開,繼續(xù)前行吧!
科研人,你看,陽光正好,歲月正美,風(fēng)華正茂!
撰文:侯陸一
攝影:李斌
科考隊成員:張同作,高紅梅,宋鵬飛,劉道鑫,梁程博,鐘悅陶,李斌,孟祥瓊,成若通,陳一博,孫國,趙航,侯陸一,李國婧
審訂:張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