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青藏高原典型冰川面積長序列數據集
冰川作為冰凍圈重要組成因素之一,由于對氣候變化的強烈敏感性,其面積變化成為研究高海拔地區氣候變化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又稱世界“第三極”,是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最大的現代冰川作用區,在全球氣候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高原地區的冰川分布及面積時空變化對于認識氣候變化及其響應,從而認識西風、季風影響下高原降水變化及高原水物質平衡的相互作用和反饋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在“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其影響”任務“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對亞洲水塔變化的影響”專題支持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聯合中國氣象科學院綜合使用風云氣象衛星、LANDSAT、MODIS等衛星遙感資料,研發了基于多源衛星資料的青藏高原典型冰川群與背景積雪信息提取方法,構建了2000-2021年喜馬拉雅山脈典型冰川積雪數據集。
下圖分別給出杰馬央宗冰川和什磨冰川的面積變化。

圖1-1 2001-2021年杰馬央宗冰川面積變化趨勢圖

圖1-2 2001-2021年杰馬央宗冰川空間變化圖

圖2-1 2000-2021年什磨冰川面積變化趨勢圖

圖2-2 2000-2021年什磨冰川空間變化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