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檀棟院士應邀在第五屆藏博會主旨論壇上作主旨發言
2023年6月17日上午,以“新時代·新起點·新機遇—賦能‘三區一高地’建設開新局”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主旨論壇在拉薩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應邀在主旨論壇上分享了第二次青藏科考服務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
姚檀棟院士介紹,今年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實施6周年。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組織實施了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等標志性活動,不斷創造野外考察新紀錄,持續取得科考成果新突破,服務西藏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立法等國家重大戰略。科考發現,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主旋律是變暖、變濕、變綠、變暗。氣候變化對碳循環有顯著的正反饋作用,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碳匯總量是每年1.3億噸,碳排放量是每年7500萬噸,已經實現了碳盈余5500多萬噸。隨著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的趨好,整個青藏高原對國家“雙碳”目標的貢獻會越來越大。科考首次估算了整個青藏高原“亞洲水塔”的儲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發現氣候變暖導致亞洲水塔固—液比例持續降低。依托“第三極環境”國際計劃深化與多個國際組織和國際計劃有效合作,并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平臺發布《第三極環境科學評估報告》,同時在外交部舉辦的“環喜馬拉雅”論壇上分享氣候變化成果;自主研發的“貢嘎模型”大氣碳收支反演系統首獲“全球碳計劃”認證。
姚檀棟院士表示,下一步,科考隊將根據《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案》《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重點抓好三件事:一是不斷推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考成果。加強水、碳、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等基礎研究,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協同考察和綜合研究。二是發起“第三極環境”國際大科學研究合作計劃。發揮“第三極”主場優勢,通過科考深化全球氣候變化應對合作。三是組織實施珠峰—卓奧友峰—希夏邦馬峰極高海拔地區等重大科考活動。將強化新技術新裝備應用,填補戰略性區域的考察空白,帶動科考成果的普及應用。
主旨論壇上,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作主旨演講,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嚴金海主持。來自蒙古國自然環境與旅游部、韓國議員代表團的代表,援藏省市的代表、中外專家學者、企業家等10人發表演講。發言中,大家立足各自領域,著眼西藏發展,圍繞文化交流合作、數字經濟發展、特色旅游品牌打造、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分享了成果、凝聚了共識、匯集了智慧。


